尊龙凯时









健康关怀
Health Care
其他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关怀 > 其他

健康科普·良药不再苦口:掩味技术让中药变好喝

来源:湖北尊龙凯时医药有限公司作者:湖北尊龙凯时医药有限公司时间 :2024-09-19

       俗话说 :良药苦口利于病。药物的味道 ,是影响病人服药顺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,对于大多数中药而言 ,气味、口感都很强烈,成人尚且难以下咽 ,儿童更会抗拒和抵触。因此 ,改善中药的苦味 、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药物研发者而言,如何有效掩味、不影响药物在体内的释放 ,既是一大难题,也是一大挑战。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,对药物的要求不再仅限于药效,药物的口感和味道也成为影响药品选择的因素之一 。调查表明 ,如果制剂处方口感优于同类竞争品,则可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。


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改变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

      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,两种或者多种味道混合后 ,会带来不同的味觉感受 。例如意式咖啡的苦味中混有些许酸味,如果苦味强,酸味就弱,反之亦然 。咖啡师会根据顾客对酸味和苦味的喜好,调整咖啡的冲泡方法;接受不了咖啡苦味和酸味的人,可以放一块糖 ,因为甜味可以同时缓解苦味和酸味 。相同的原理 ,在药物掩味领域同样适用。

       研究表明 ,一条味觉传入神经可以同时对几种基本味觉刺激起反应 ,而一种味道并非简单地由一条或者一组神经纤维传向中枢;此外,嗅觉也会影响大脑对味道的分辨能力,鉴于这些特点,可以在药物中添加矫味剂,改变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。

       常用矫味剂

       常用的矫味剂包括甜味剂、芳香剂以及氨基酸等。最先应用于制剂掩味的辅料就是甜味剂,天然甜味剂包括蜂蜜、蔗糖等,早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就有记载;现代甜味剂中还有不升高血糖值的糖精钠、阿巴斯甜 ,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蛋白等,都具有较好的矫味效果。

       一些中药复方制剂中 ,含有挥发油成分 ,会加重口腔中的苦味 ,在服药时引起不适  ;加入芳香剂后 ,可改善制剂中的气味,常用芳香剂包括从柠檬、薄荷、麝香等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或芳香物质 ,以及人工合成的苯甲醛 、桂皮醛 、苹果香精等合成香料 ,可改善制剂的气味,降低苦味 。

某些氨基酸本身不带甜味,在加入到药物中后,可缓解苦味程度,减小苦味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 ,起到抑制苦味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麻痹剂和泡腾剂

       在药物中添加麻痹作用的成分后 ,味蕾可被短暂麻痹 ,短时间内尝不到药物的滋味。例如在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中添加苯酚钠,味蕾会被麻痹四至五秒,从而感受不出阿司匹林原有的苦味 。在一些镇痛、祛痰药物中添加丁香油,可轻微麻痹味蕾,起到掩味的效果。泡腾剂中的碳酸氢钠可以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,部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 ,使药物口味更佳,让病人更乐于接受 。

       苦味阻滞剂

       苦味阻滞剂可通过干扰味觉信息从口腔传入大脑的过程 ,发挥掩味作用。例如单磷酸腺苷(AMP)可通过与苦味物质竞争,与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(GPCR)结合,起到掩味效果。此外 ,苦味阻滞剂还包括脂蛋白 、γ- 氨基丁酸 、苯乙烯酸衍生物等 。

       降低味蕾接触的药量或药物浓度

       通过包衣、微囊、制粒 、改变液体药物的黏度等方式 ,可形成物理屏障,阻止或减少药物在口腔内的释放 。糖衣是最早的包衣方法,后来又发展出胃溶性、肠溶性以及非PH依赖型的高分子薄膜衣 ,不仅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,还可以起到提高药物稳定性,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和释放速率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随着制剂技术的进步,以及国内外在掩味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 ,各种新型矫味方法也在不断出现 。对于中药制剂而言 ,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 ,除了可提升药品内在价值,方便患者服用外,也能将中药处方更好地推向市场,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。









XML地图